第四屆海峽兩岸鰻業發展研討會於2007年12月8日上午9時假福建省莆田市天妃溫泉大酒店2樓召開、會期一天,本次與會代表計有5個團體(台灣區鰻魚發展基金會、廣東商會、廣東省鰻業協會、福建省鰻業協會及江西省鰻業協會)與會代表共計75位。
本次討論的議題計有
一、各方介紹今年的鰻魚養殖情形(台灣、福建、廣東、江西)。
二、討論鰻苗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問題(台灣、福建、廣東、江西)。
三、討論鰻魚市場形勢與對策(自由發言)。
四、對2008鰻年度鰻魚市場預測(自由發言)。
五、探討進一步加強海峽兩岸的鰻業合作問題(自由發言)。
A、首先由四個團體報告今年的養殖情形:
1.台灣:2006年入苗45噸,育成率60%,產量約2.5-2.7 萬 噸。已出池2萬噸左右,庫存6000-7000噸。2007年入苗5噸,產量約3000噸。預估台灣從明年1月至8月止可出池8000-9000噸。
2.廣東:2007年投苗1億3仟萬尾,加上舊鰻至明年8月份 可供應25,000噸。
3.福建:福建投苗的養鰻場由原來1500家至目前909家,產量僅剩一半,預估2007年可出池鰻魚約4-5萬噸。
4.江西:江西今年只有35%的養鰻場投苗,至明年可供出口數量約6,000噸。
5.總結:明年8月止,台灣最多只能出口活鰻6,000-7,000 噸,廣東可供出口的活鰻原料約23,000噸,其中活鰻出口11,000噸,加工10,000噸,內銷2,000-3,000噸。福建考加工原料40,000噸計算,扣除日本以外地區所需原料15,000-20,000噸,可以供應日本數量不多。
B、台灣方面已經公告鰻苗每年11月起至翌年3月31日期間管制出口。福建方面決定在2008鰻年度將歐洲苗投苗量控制在30萬噸。廣東方面建議在12月兩岸投苗600萬尾(廣東300萬尾、福建200萬尾、台灣100萬尾),在2008年1月底之前,廣東要投600萬尾、福建要投400萬尾、台灣要投150萬尾。
C、最後本次會議在與會人士熱烈討論之後,達成6點共識稱為『莆田宣言』(如下記),在5團體團長確認簽字後,鼓掌結束第四屆海峽兩岸鰻業發展研討會,並約定明年的8、9月份在廣東順德召開下一屆會議。
第四屆海峽兩岸鰻業發展研討會於2007年12月8日在福建省莆田市召開,會議就鰻業的發展問題敞開討論,取得以下共識:
一、海峽兩岸鰻業界共同舉辦的兩岸鰻業發展研討會從2005年7月召開第一屆以來,已順利進入第四屆。實踐表明,兩岸鰻業發展研討會已成為鰻業交流經驗,溝通資訊,密切聯繫,推動發展的重要平台。各方一致認為,以這個平台形成的聯繫紐帶要繼續加強,不斷完善,為兩岸鰻業的共同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。
二、海峽兩岸鰻業界的利益是一致的,海峽兩岸的鰻業界同仁是兄弟姐妹,骨肉同胞。為維護行業的共同利益,為爭取鰻魚業的公平貿易,福建、廣東、臺灣、江西等各方的鰻業界行業組織要進一步加強聯繫,互相配合,互相支持,團結協作,共謀發展。
三、當前,鰻業受到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嚴重阻撓,面臨著十分困難的態勢,為爭取主動,擺脫困境,各方必須採取積極措施,爭取最大的話語權和主動權。為此,福建方面要有效掌控歐洲苗進口,2008年度進口量要控制在30噸;臺灣方面要敦促政府加強查緝早期鰻苗走私,落實關於11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日本苗禁止出口的規定;廣東、台灣、福建、江西各方要共同努力,抓緊抓好早期苗的投養。其中,在2007年12月底之前,廣東要投300萬尾、福建要投200萬尾、臺灣要投100萬尾。在2008年1月底之前,廣東要投600萬尾、福建要投400萬尾、台灣要投150萬尾。
四、鰻業的核心問題是市場問題。為維護鰻業的可持續發展,要努力改變單一市場的狀況,努力推動市場多元化。對老市場,要做好澄清事實以正視聽的工作;對新市場要廣泛宣傳鰻魚優良的營養品質。各方考慮共同在日本市場開展促銷活動。各方注意到,歐美市場、中國大陸市場的潛力都十分巨大。只要大力開拓市場,養鰻業的前景是廣闊的。
五、繼續推廣鰻魚的健康養殖,切實保證鰻魚品質安全,是鰻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之路。要不斷提高鰻魚養殖技術水準,加強品質監督。要研究建立行業監督與舉報機制,對危害行業根本利益的害群之馬,予以堅決打擊。
六、會議通過苗情分析,市場研判,一致認為,兩岸養鰻界的統一行動,對整個鰻魚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。為此,會議之後,整個行業要協調動作:烤鰻廠要積極開工烤制;養鰻場要抓緊投苗,以及切實加強鰻苗管理。通過各個環節的聯合與合作,促進行業和諧,推動行業繁榮。
福建省鰻業協會
臺灣區鰻魚發展基金會
廣東省工商聯鰻魚業商會
廣東省鰻魚業協會
江西省鰻業協會